来源:东方网
东京:治理拥堵“软硬兼施”
日本东京都人口逾1200万,机动车总量超过400万辆,家用轿车320万辆,大约不到4人拥有一辆乘用车。这个比例虽然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列倒数第一,但由于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也是东京政府高度关心的一大课题。虽然东京的道路称不上“路路畅通”,堵车也是家常便饭,但在城里很少碰到北京那样常态化的一步一蹭或是路口堵成死疙瘩的情形。东京人口和北京差不多,车比北京多,路比北京窄,他们解决交通拥堵靠的是什么呢?
公共交通图像蜘蛛网
公共交通网络的健全是东京治理交通拥堵最过硬的硬件。打开东京的地铁轻轨图,就是一张“蜘蛛网”。数一数接近20条线路,把整个东京覆盖的严严实实。即便是在地铁线路的空白地区,也会有都营公交车来补缺。除了线路多,换乘方便和准时也是东京地铁的一大特点,99%的线路换乘都不需要走上地面另寻入口,均可于三四分钟内完成。
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成为运送市民出行尤其是上下班的最主要工具,这极大缓解了高峰时期路面的交通拥堵状况。
停车费贵到令你心痛
东京市内的各大政府机关、公司等每月都会给员工报销通勤所花费的公共交通费用,但几乎没有一家给员工准备“内部车位”的。如果你想开车上班绝对没人阻拦,但你肯定舍不得路旁或大厦内每小时从600日元到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至100元)的停车费。足以令车主心疼的高昂停车费用是东京政府治理交通的又一法宝。
停车费贵了,路旁违章乱停车的现象就会突出。东京的道路没有自行车专用道,基本全是两条或三条机动车道,有一辆车随意停在路旁,就会阻碍后续的一溜车,增加拥堵的程度。为了治理乱停车,东京政府专门雇用“职业杀手”停车监督员,大多是退休的老警察,两人一组,配备数码相机和记录仪器,发现违章的车辆就拍照贴条,一次罚款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元),扣两分(日本驾照满分6分)。重罚让东京的车流畅通了不少。
用尖端科技治理交通
东京都政府、警视厅等联合推出了“超级畅通作战计划”。核心内容是利用尖端信息通讯科技ITS(高度道路交通系统),将人、路和车辆作为一体进行调配,科学计算车辆流量并依此对信号做出调整。此外,在各大路段设立即时更新的电子提示牌,向司机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由司机自行选择最快捷的线路。据称,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要将东京市内拥堵较严重的7条路线的高峰期行车时间缩减30%。
如果说公共交通发达是日本治理交通的硬件,驾驶员良好的交通意识则是防治拥堵的软件。日本司机开车极少并线,常见一条车道排成一溜,旁边的车道却空着。看似有些“资源浪费”,但由于乱并线的现象减少,既减少了追尾擦碰发生事故的几率,同时又增加了车辆行驶的整体速度。
洛杉矶:科学管理,严格执法
美国人是一个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民族。在人口约1100万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路上跑的车就接近千万辆,要维护好交通秩序显然不是易事。但加州政府制定的交通规则,在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执法配合下,却使洛杉矶地区的交通秩序井然:
一、“停车牌”。在美国开车,不管是在加州还是在其他州,见得最多的交通标识就是“停车”牌。停车牌是一种8角形的红色交通标识牌,上面用英文写着“停”,竖立在从小街道到主要街道或小街道和小街道的交叉路口,替代红绿灯。驾车者见到停车牌后要将车停在停车线前,看清楚横在前面的街道上没有车辆行驶,确保可以安全通过时才能通过或转入横在前面的街道。
在交通不繁忙,车流量不大的街道交叉路口上用停车牌比用红绿灯的好处多。一是能保证与多条小街道交叉的主要街道的畅通。二是能提高小街道交叉路口的通车效率。
在洛杉矶,有些时速限制为60公里但车流量不大的街道也用停车牌而不用红绿灯。在两条时速限制相同的非主要街道相交时,多数情况会采用在四面都竖停车牌来管理交通。四个方向来的车到路口都要停下来,谁先到停车线前面停下来谁就先行,依次通过,井井有条。
二、不得堵塞路口。加州交规中有不得堵塞路口的规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停车线前路面上都会写明“不得堵塞相交路口”。当你行驶到交叉路口时,即使是绿灯,也不能将车停在路口中间。如果由于塞车,你前面的一辆车在穿过路口后在纵向街道上留下的空间不够容下你的车,你就必须在绿灯前停住,等前面的车向前移动腾出路面。如果你硬行驶到路口中间,万一前面的车没有动,这时绿灯变红灯,你就会因堵塞横向交通而被罚款。
三、多乘客车道。在洛杉矶地区,一旦塞车有了急事怎么办?别急,拉上一个朋友坐在身边,走多乘客车道。美国各州交通管理部门提倡邻居之间互相搭车上下班,以减少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在高速路容易塞车的路段,一般会在路左边专门开辟出一条多乘客车道,规定只有公交车和至少有两人或至少有3人的小车才能通行。为保持多乘客车道的畅通,加州法律规定,一个人开车进入多乘客车道,将受到重罚,罚款额高达270多美元。
纽约:CBD工作的绝大多数坐公交回家
到2012年,北京才6条地铁线。但是纽约现在就已经有28条地铁。总长1140多公里,490个地铁站遍及全市各地。此外还有公共汽车线路244条,总长3000多公里。纽约还有连结周围地区的通勤火车,为居住在纽约周边地区的人上下班提供经济快捷的交通服务。据统计,纽约公交系统每年运送的乘客达24亿人次,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公交系统。目前,在曼哈顿中央商业区工作的人中有80%的人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手段。而在北京的CBD地区,绝大多数的白领还是选择自己开车,导致大望路和大北窑一带拥堵非常厉害。
伦敦:收取小汽车“进城费”
目前,伦敦已建成包括地铁、轻轨、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为一体,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伦敦交通有70%依靠地铁,每小时发出的列车达90班次。与此同时,地面公共交通也在不断发展,地铁、火车和地面公共汽车立体交通网遍布伦敦市各个角落。
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伦敦市政当局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从早晨7点到下午6点半征收5英镑的“进城费”。另外,提高燃油税也是英国限制汽车使用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