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晨报

□张绪才
日前,在福州市301路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孩上车时,坐在第一排的姑娘主动让座,老人迫不及待地抢着坐,肘部还击打了给她让座的姑娘。事后,这位老太不仅没道谢还责怪姑娘,“你本来就该给我让座”。(8月5日《长江日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这是应该的,但接受让座者不能太接受得理所应当。毕竟,公交上都是乘客,都是购票上车的,不让座,缺乏的是尊老爱幼的品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道德不是法律,不能强求,也就不存在“本该让座”了——被让座者向让座者表示一下感谢,何尝不是“本该”的?
电影《神探亨特张》的导演高群书说:“伤害正能量会让自己的正能量值消减,负能量值加大,正能量多一点,这个社会就好一点。”对待别人让座,以为是“本该”的,让让座者得不到一丝道德回报,甚至受到伤害,这其实是在制造“负能量”,它会消磨掉人们的同情心,使正能量值消减,负能量值加大。
在道德建设中,若是人人都争当这恢弘正气的第一人,见到老人主动让座,当别人为自己让座时真心道声“谢谢”,而不是“本该让座”;相信,有了这样的“正能量”互动,公交让座就会形成良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