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清远市民呼唤市民卡乘车优惠措施尽快出台。李细华 摄
●南方日报记者 邓薇
近日,在银盏工作的市民陈先生反映,自己新办理的市民卡不能享受乘车优惠,想继续使用原来的公交月卡,却被告知公交月卡已停止使用。据了解,2011年1月1日,清远开始推行市民卡,公交车被列入率先推广应用的行业。根据《清远市民卡管理办法》规定,相关单位不能再发行与市民卡功能类似的其他卡。因此,公交企业从2012年7月1日起不再制售公交月票(卡)。
与之前的公交月卡相比,目前使用市民卡乘坐公交尚无优惠,出行成本的增加引起了“陈先生”们的不满。对此,清远市市民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已就乘公车的便民惠民措施与政府协商,近期将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市民??
每月乘车多花100多元
对经常需要搭乘公交的市民来说,持卡乘车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持150元的月卡一天之内可以无限次地乘坐公车,一个月下来就省下一笔钱了。”住在旧城的市民张女士在新城上班,每天上下班至少来回4次,她给记者算了笔账,以每次2元/人计算,一天两趟来回要花费8元,“如果晚上回去加班,或者双休加班、开会,那平均每天乘车的次数就超过4次,一个月下来,用月卡乘车可以省下至少一个星期的菜钱。”
但自7月1日开始换用市民卡乘车后,“每次上车都要从卡里如实扣费,一点都省不了,不划算。”令张女士纳闷的是,为什么换一张“高级一点”的卡后,却不能享受乘车优惠了。
同样不解的还有温先生,“我从黄坑到银盏上班,刷市民卡一天下来车费要12元,一个月下来要多花100多元,一年就是1000多元了,换卡无形中增加了我们打工一族的压力。”
另外,购买市民卡还需要付工本费,“以前的月卡只要贴张个人照片,打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不收费,现在买市民卡,还得贴25元买卡费用,成本增加了。”温先生不满地说。
汽运公司??
月卡体现的是“评估价”
对于市民的抱怨,清远市公共汽车分公司的杨经理解释,由于之前使用的公交月卡是纸质材料,因此是免费的,但市民卡是带芯片的卡,成本相对较贵,所以要收回一定的工本费。
“不少市民一直认为公交公司推出的月卡是打折的,其实不然。”杨经理称,由于汽运公司属于政府企业,乘坐票价都是根据政府指导价来定的,因此月卡中体现出来的并不是折扣,而是对全年票价的“评估价”。
杨经理举了个例子,“以每天来回两趟计算,在公交车不开空调的月份,乘坐车价格为1.5元/人,一天花费6元,一个月22个工作日需花费132元;夏季公交车开空调,票价调至2元/人,一天花费8元,一个月花费176元,所以月卡的价格就定在接近132元和176元之间平均值的150元。”杨经理重申,这个价格是在市物价局规定的价格范围内定的,并不是公交车公司私自调整,因此不存在市民所谓的“折扣”。
客服??
一人买市民卡全家可用
据市民卡服务中心的客服称,已经获悉市民使用市民卡搭乘公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就乘公车的便民惠民措施与政府协商,将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对于市民卡搭乘公车的优势,该客服解释:“月卡上有个人照片和姓名之类的个人信息,所以只限于持卡者本人使用,但市民卡则可以一人买卡,全家使用,方便很多。另外,如果是记名的市民卡,还具有日常消费支付、缴费等配套服务功能,用途很广。”
据悉,市民卡分为记名和无记名两种。目前市面授权销售市民卡的网点所出售的均为无记名市民卡。工本费为25元,现有50、100、200、500和1000元五种余额的无记名卡可供选择。但与记名卡相比,无记名市民卡使用范围较窄,目前只用于乘坐公交。
市民卡服务中心运营部的陈先生称,目前全市已超过2万人在使用市民卡。市民卡在市区的覆盖面已超过90%,除了前往源潭部分较偏远地方的公交车,其余公交车均可使用市民卡。
记者从清远市民卡微博上获悉,目前共有43条公交线路(包括分段收费)可以使用该卡,包括市区、清新和大学城,清远市民卡售卡、充值服务网点现已达到31个。
当然,对于60岁以上的本地户籍老人,以及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不管是使用过去的月卡还是现在的市民卡,只要上车出示相关证明,均可以继续享受免费乘车服务。
惠民措施
切忌“虎头蛇尾”
■声音
清远市政协委员 邹锡恒
每一项惠民便民措施在推广前,政府都应该做足科学论证工作,未雨绸缪,并在逐步推行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善,避免“虎头蛇尾”。
就在公交系统中使用市民卡来说,首先,在推行前,相关部门就应该考虑到之前使用的月卡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新卡相关的功能需要怎么改进等,而不是急匆匆推出来后,才发现问题多多。
其次,每项惠民措施出台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怎么让老百姓确实受惠,恐怕有关部门还得从细节上下功夫。相关部门在推广市民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市民换卡后不能享受优惠的心理落差,也没有及时跟进配套的服务,填补这种落差。结果当更多的百姓使用市民卡乘车后,才认识到新卡在惠民措施上与月卡出现脱节,乘车成本的增加自然就会引起民怨。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粤通卡或广州羊城通卡的做法,对长期用卡消费的市民在乘坐公车上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或者在市民卡上另设“月卡”功能,通过车上打卡机的识别,对选择了这项功能的乘车者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区别对待,既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也真正发挥到“一卡通”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