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晨报
8月12日,湖北武汉,地铁2号线武昌螃蟹岬站一出入口建在武昌区政府的大院里面。该大院需凭证件才能进出,有市民担心该出入口成了“区政府专用站”。官方称,地铁整体修建完工后将拆除出入口周边的施工围挡,届时市民可自由进出。(8月13日《楚天都市报》)
对于区政府大院的这个地铁出入口,公众的确可能存在偏见和误解。只要区政府大院这头的人流量确有通行需求,在此处设立地铁出入口也确能给人们带来通行方面便利,这一出入口的设置,要说就理由充分,无可非议。但是,公众对于这处地铁口的质疑,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当其他地铁口都建于人行道马路边,偏偏这处地铁口被建到了区政府大院的里面,政府大院的围墙及施工围挡更是将地铁出入口与马路人行道相隔离,再加上区政府大院公众并不能自由出入,而是需凭证件才能进出。被锁于深深庭院之中的地铁出入口,究竟为谁而建?又将成为谁的专享?市民公众当然有理由表示怀疑并提出质疑。
地铁口究竟该建哪儿合适,是否有必要“直达政府大院”?作为事涉公共利益的规划,公众其实本该事先充分知情,并有权参与其中的讨论和决策。事关公共利益的公共规划,公众成为最后知情的局外人,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区政府专用站”或许存在误会,但这背后所暴露出的公共事务决策对于公众的遮遮掩掩,以及服务公众的政府大院,公众却无法自由进出的悖论,却无一不是值得反思的事实。不仅如此,最令网友质疑的其实还不是“区政府专用地铁口”本身。假如有了“专用地铁口”,公仆们便能从此少坐公车,而是搭乘地铁上下班,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怕就怕,享受着公车待遇的公仆们对地铁直达提不起兴致,如果“专用地铁口”因无公仆问津而遇冷,恐怕才是最尴尬的。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