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歌)“泉州的公交车型十分有限,比较大的车型也就是10米型,几乎没有双层巴士,公交车身小、车型陈旧等既影响公交运力,又不利于城市形象。”近日,一名网友在泉州网温陵社区论坛上提出泉州公交车型要多元化,重点推广新能源公交的建议,让人眼前一亮。
网友“bearwinne”说,泉州是福建第三大城市,公交系统却与她的地位不相符。现在大家在路上能看到的公交车型十分有限,而且普遍都比较小。比较大的也就K1、21、18、19、36、801、802路公交车用的skl6106和30路公交车的xmq6106这种10米的车型,而10米以上的车型则没有,双层巴士也没有。
据悉,在新能源客车方面,泉州虽有(天然气)加气站,但目前只有使用天然气的的士,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尚未购买。而另一种新能源公交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更是没有。这种公交车可以在公交车停车未熄火时,将发动机转动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在时速低于30公里时自动切换为电动模式。与普通公交车相比,可以节油20%—30%。他认为,公交车型要根据道路以及乘客需求多元化发展,采用先进、耐用、新型能源的公交车型则十分必要。
记者了解到,去年福州已经试运行此种新能源公交车型,客车长12米,设32个座位,外形类似现在运行的LNG公交车,可以算得上是福州公交行业内最大的车型之一,每辆车造价为110万元左右。该车在设计上更人性化,车厢前部设有4个母婴软座,前后各设一部液晶显示器,还有专为不方便落座的残疾人而设置的靠垫。在后车门设置了可折叠的塑料板,将塑料板打开后轮椅可通过坡道上下车,方便残疾人上车。车身采用后高顶设计,后半车厢设有20个乘车座位,比现有的LNG公交车更宽敞。目前,上海、郑州、东莞等地已陆续投入使用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