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IPO“休克”之后,是“走麦城”还是“走华容”,对于神州租车公司来说,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走麦城,意味着是就此偃旗息鼓、不再做无谓尝试、绝了IPO之望;若是想“走华容”,则应是忍一时之气、幡然自省,以求卷土重来。
公开信息显示,神州租车一直强调自己并未在IPO上市中出局,只是遇到了挫折。如此看来,神州租车不承认通向IPO之路上已“败走麦城”,更愿侧身华容道,盼望再起之机。
然而,慧聪网焦点透视在细心观察其行为之后,不得不指出,神州租车的行为抉择依旧,并未有“洗心革面”之变。
“新政”实效受质疑
神州租车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自5月3日起,消费者如果在神州租赁车辆时发生事故,还车时不再需要向租车行缴纳这两项费用。新政具体说来,新政是,因为事故原因造成的“车辆贬值损失费”和“停运损失费”,即使没有保险赔付,也将被免除。慧聪网焦点透视第一时间咨询了神州租车电话客服人员,经过证实,这种变化已经生效。
对于上述两个业务的推出,神州租车公司自信满满,相关人士表示,之前处理这类事故时,在修车时间和费用的认定上,经常会和顾客产生争执,新政的出台,对公司业务的推广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业内人士对上述的措施的看法持有保留意见。“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宣传手法,对消费者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在接受慧聪网焦点透视的电话访问时,北京汽车租赁协会副会长范永耀直言不讳,“先不要说真正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较小,即便以我多年从事汽车租赁的经验来说,从来也没有收过停运费。”
收费惯用“零打碎敲”?
据了解,关于神州租车的不实在,在范永耀会长看来,这种抛出一个概念引起关注、其实在幌子之下另行其事可以理解为是“宣传噱头”:“比如,曾经有消费者反映,看了神州租车的日租49元的广告去租车,结果发现神州会在收费加很多其他的诸如保险之类的名目,觉得神州租车在‘欺诈’,其实这肯定不是‘欺诈’,但确实给人感觉是‘不实在’。”
笔者也曾经是神州租车的公司,对于上述提到的价格“名不副实”有过“体验”:以租用一辆1.4排量的手动档标致207三厢车为例,消费者支付的每日租金为98元,此外还必须每天支付基本保险费30元,以及每单的定手续费20元(北京机场店则为35元)。同时,消费者若需配备GPS设备,则每天需另外支付20元的费用,还有购买不计免赔的费用也是每天30元。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租用上述车辆一天,除了付出98元的租费以外,还有可能另外缴纳100元……。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相比于神州租车这种“零打碎敲”式的收费,莫不如实行“明码标价”。否则,难免让大家觉得神州租车不实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到其品牌形象。
“吃一堑”后应“长一智”
给用户造成“不实在”的印象,对于神州租车来说,确实一大隐患,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此次折戟IPO的最主要原因,也在于神州租车本身的“虚弱”。
神州租车借联想品牌巨额债务,截至2011年9月30日,神州租车累计从金融机构借贷17.355亿人民币,折合2.754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与联想控股担保有关。而联想控股两年前以“股权+债权”形式,向神州租车注资合计12亿元,持股超过51%。其中10亿元是债权融资,高额的债务是联想控股通过IPO解套的最大动力。
今年1月19日,神州租车终于提交IPO申请,拟在美上市融资3亿美元。但4月11日,神州租车公布发行价为10.50-12.50美元,除去上市相关费用后,按中间值计算,公司将从本次IPO获得约1.125亿美元(如果承销商全额行使超额认购权是1.213亿美元)。融资量远低于当初计划融资量。
有人士直接指出,此时上市,神州租车融资所得,不仅不能扩容增能,可能连填补窟窿都“不够”。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近日发表博文并对此分析,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最少给中资企业海外上市两点警示:
首先,财务造假、过度包装等行为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已经不能立脚,也无法欺瞒下去了。
其次,不要拿在中国A股上市的思维去看待美国等海外市场。不要以提前造势、宣传,大举进行财务、形象包装,大肆进行舆论攻势,而不是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真实的公司业绩,就可以登陆上市并且一上市就一劳永逸、一夜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