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出租车行业流动性强,社会影响大,劳动关系触点多、燃点低,容易引发群体性劳动争议和纠纷,拓宽驾驶员诉求反映渠道就显得十分迫切。
“工会组织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出租车行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可以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国总工会党组纪检组组长、书记处书记王瑞生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出租车行业企业建会率为77.39%,从业人员入会率为69.32%,集体合同仅在个别城市推行。而到2012年底,全国出租车企业建会率要达到80%,其中省会城市要实现全覆盖。“对符合入会条件的出租车司机,要保证应入尽入,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司机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
为听取一线从业者的意见和建议,我国还将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驾驶员联络员会议。通过联络员,既可以听取一线司机的诉求,也可以传达和解释行业政策,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此外,我国还将建立完善劳动关系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切实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因驾驶员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引发集体停工等群体性事件的,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迅速介入,快速妥善处置,坚决防止事态蔓延扩大。”杨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