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学纽约先进经验建智能交通体系走新型城市道路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2-04-13 16:25:01.0 阅读:5805次
本文附件: ../../UploadFiles/2012413162444143.jpg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徐海星

                    
                        陈建华会见布隆伯格,并向他赠送《广州大典》。 陈中摄

陈建华密集调研纽约交通并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
  权威声音
  一千多年前,广州就曾经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广州现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志存高远,重回世界先进城市坐标体系。
  纽约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大城市,广州向纽约学习,包括交通、金融、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做法,就是学习世界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最终将广州建成世界先进城市。
  未来城市的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重考虑五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 ,二是城市交通, 三是土地可持续性,四是食品、药品安全,五是建设平安社会。
  本报纽约电 (记者徐海星)美国当地时间4月12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领广州市政府代表团在纽约全天不间断密集调研交通问题,并先后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与纽约市交通局、纽约大都会运输署、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负责人研讨交通管理、建设运营等系列课题,双方坦诚务实地交流了广州发展未来交通、改善居民出行环境等多个话题,陈建华指出,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广州探索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有效路径,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办法之一就是要向世界一流的先进城市学习,学习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借鉴纽约在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上超前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灵活疏导管理等举措,科学完善广州交通布局,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模式、灵活的现代交通运营模式,最终方便市民出行,更加热爱城市,热爱生活,提高社会效能,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纽约车辆超过800万约为广州四倍 公交优先堵车并不严重
  当日早晨,陈建华一行邀请世界知名交通研究机构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交通需求经理迈克先生,乘车沿途考察纽约中心区曼哈顿地区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在百老汇大道附近下车,步行体验中心城区的多模式交通管理系统,陈建华在车上对车道划分、车辆分流等技术性问题十分感兴趣,多次向迈克询问,“核心商务区的停车如何管理?车流量如何控制?”“目前以限制为主,提高停车费,并划分多个单向车道”,迈克告诉陈建华。

  随后,陈建华在百老汇大道附近步行,查看红绿灯控制系统以及步行通道。陈建华与代表团成员边讨论边感慨地说,纽约建城多年,街道成型,拓宽空间不大,近年来划出了相当大的空间给步行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交通管理体系已经十分精细化。

  据悉, 纽约目前汽车拥有量超过800万辆,交通流量十分庞大,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纽约将城市划分为网格状进行规划,通过预测未来30年可能出现的交通状况,使规划具有引领性。根据规划,纽约确定了公共交通系统为最大的战略重点,建立起全美国最发达的公共运输系统,这个系统由不同的政府单位和私营公司负责管理营运,其中最大的是纽约大都会运输署,运输署拥有并管理纽约地铁、公共汽车、渡轮、通勤铁路等公共交通系统。纽约的26条、超千公里的地铁网络覆盖了城市的绝大部分区域;公共汽车系统同样遍布纽约的五大行政区,与地铁路网形成了便捷的转乘。由于纽约是一个滨海城市,近年来纽约把“水”的文章做到极致,大力发展另一项公交设施——渡轮,通过水把社区连接起来,水成为了纽约的第六个区。正是由于纽约建立了全美最发达的大众捷运系统,相较于美国其他大部分城市以车代步的交通方式,纽约人主要是搭乘公共汽车、地铁及渡轮上下班,从而为缓解交通压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纽约市政府一直坚持公交优先,有车一族在市区内需要支付昂贵的停车费用,在最为繁华的曼哈顿区,每小时的停车费高达20美元以上,在曼哈顿工作的人有4/5会选择公共交通,停车的收入政府会用于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除了便捷,纽约还致力让市民出行环境更加美好,包括建造众多的城市广场、配套一万多台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废弃项目改造重建等,过去几年纽约的交通死亡率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事实上,记者跟随陈建华也实地感受到了纽约城区最新的交通运行情况,纽约中心城区的道路相当一部分是三车道或者二车道,道路并不宽,很多街道直接划成单行线进行灵活的疏导控制,车行在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交通拥堵情况却并不严重,会有些堵塞,却极少堵死耽误很长时间,像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车流不息,人潮涌动,八十年代是车道远远大过人行道,要求行人让车,如今大量增加了人行通道、步行区、公共空间,要求车辆让行人,大幅度限制车流量。此外,纽约的公交车也划定了类似于BRT的快线和慢线,保证了一定的速度和准点率。

  连开两场座谈会

  市长频问交通大计

  体验城市交通后,陈建华前往纽约市交通局,与交通局局长Janette等负责人座谈,Janette女士2007年4月就任纽约交通局局长,作风果断,大刀阔斧地进行交通改革,包括完善交通运营模式,将20多万平方米的车行道改造成专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区域等创新举措。宾主双方没有多少客套寒暄, 直奔主题,坦诚务实交流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话题,陈建华更是一口气抛出了“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公交体系,建立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等六大问题,“市长的问题很专业,很有想法,纽约非常期待和广州这样的城市分享交通管理的做法”,Janette笑着回应,一一详细解答,并与代表团成员作了充分沟通。

  与纽约市交通局座谈结束后,陈建华又接着和纽约最大的公共交通管理运营机构纽约大都会运输署、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多位负责人举行座谈,陈建华就外地车辆管理、土地开发等问题与两家管理研究机构交换了各自看法,交通运输署负责人坦率指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可以考虑纽约的做法,做出进一步限制外地车进入城市的措施,同时,对城市、土地进行更科学的管理规划,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陈建华回应说,对于城市而言,城市功能分区做得够不够完善,是交通是否堵塞的重要原因,有一些住宅小区在规划之初就未能很好地考虑社区配套问题,导致部分居民生活不便,增加出行需求,带来交通压力,希望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加强区域性的市政配套建设,完善区域功能,更加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小孩、老人以及社区服务人员都无需出行,从而很大程度缓解居民交通的压力。

  座谈会结束后,已是下午三时,陈建华没顾得上休息,又坚持步行考察位于曼哈顿中城西侧的高线公园项目,该公园是一个线型的空中花园,在世界城市交通项目改造中享有盛誉。原来这里是1930年建设的铁路货运专用线, 在停运后重新规划建设,设计成空中花园走廊,依河而行,来此休憩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些高档住宅群也在周边兴起,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望和经济效益。

  陈建华在公园内仔细查看原有铁路线的绿化、走向。公园内芳草如茵,花草、树木沿着原来的铁轨向前延伸,中间还有很多休息区域。陈建华一路走来,称赞公园与周边环境友好融合,没有简单的拆除,而是作为城市记忆保留下来,通过提升原铁路货运线的城市功能,完善周边地区的规划,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陈建华在全天考察结束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广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探索实现新型城市化的有效路径,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办法之一就是要向世界一流的先进城市学习,学习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缩短广州与世界一流城市的差距,广州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经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广州有信心重回世界先进城市坐标体系。

  陈建华强调,在打造先进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上,广州要学习纽约市超前规划、合理增长保证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理念,以“精明增长”的思路,改善土地使用强度和效率,控制城市的无限蔓延,优化交通先导作用,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兼顾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筹合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修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科学性和精准性, 同时,及时反思总结大城市的交通模式,特别强调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在宜居和人们出行方面,不一味地依赖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而是要回归一些最自然的原始的交通出行方式,考虑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立多模式、灵活的现代交通运营模式,最终方便市民出行,更加热爱城市,热爱生活,提高社会效能,打造好现代化新型城市。

  陈建华“六问”纽约市交通管理局

  坚持公交优先 计划打造“城市慢行”体系 纽约收交通拥堵费已有共识

  陈建华:纽约和广州一样,都是海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怎样才能让公共交通体系发挥最大的作用?

  Janette:公共交通是全球城市的基础,纽约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纽约现在将公交作为最大的战略重点,拥有北美最大的公交系统,在未来的规划中,优先构建公交体系,推广快速公交线,指定公交 、高载客量车辆的专用通道等,改进当地铁路的通勤服务,增强交通便捷性,同时,提倡可持续型交通方式,提高轮渡服务的覆盖范围,将水区纳入城市区域考虑,鼓励使用自行车通勤等,限制商务区车流量,定期开展公交车和三轮车比赛,检验公交出行的效率。

  陈建华: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中,桥梁,隧道发挥的主体作用主要包含哪些?纽约考虑新建桥梁吗?

  Janette:纽约一共拥有786座桥、6条隧道,过去4年中共投资了43亿美元对桥路维护,目前桥梁、隧道的状态保养得非常好,我们认为,道路桥梁对经济、交通体系非常重要,但目前不会考虑新建桥梁,未来主要的工作仍然是维护、修缮,并且在桥梁、隧道周边,增加自行车道,实现保证绿色、可持续的交通。

  陈建华:纽约地铁公营还是私营?如果是公营,管理模式是什么?

  Janette:纽约地铁目前已收归国有,政府将对地铁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纽约地铁线共有26条线路,设有469个车站,总运营里程约1056公里,覆盖了5个行政区的绝大部分区域,24小时运行,运输量500多万人次,运营费用庞大,政府收入可以解决一半。

  陈建华:纽约作为大都会,对道路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将来城市的自行车、步行的道路,是继续增加还是有所减少或保持现状?

  Janette:自行车和步行道路将来会有很大的增长,必须是这样,这一点很重要,纽约在七十年代时,出行一半是靠自行车。但是这么多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现在的纽约的战略就是回到未来,大幅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路。

  陈建华:按照交通管理经验,骑自行车和走路,大概多少距离最为合适,能够让市民接受?广州考虑建设一个城市慢行公交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不能让公众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太长。同时,这个慢行系统可以和商业、服务网点设施相结合,既对市民健康有好处,也可以减少城市污染。

  Janette:从公交车站到办公地点或家里,两英里以下,也就是3公里左右的路程,比较容易让市民接受,纽约经过改造,是非常适宜步行的城市,很快我们将发起自行车计划,同时改善交通安全,降低交通死亡率,设立清晰的道路指示系统,让人们出行更加简便,步行的环境更友好。在商业网点等处设立慢行系统,非常有创意,纽约也非常赞成这种想法,这对环境有好处。

  陈建华:广州人口众多,多模式的交通系统,如小汽车、地铁、公交车系统衔接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纽约会考虑收取交通拥堵费吗? 

  Janette:城市保持一定的密度,其实也是优势所在,如果市民居住非常分散的话,运营、管理的成本更高,城市的优势正在于短距离,可以提高效能,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一定要量身订造,如果让人们停止使用汽车,原来地面轨道交通就要做好改造, 关于交通拥堵费,目前纽约市政府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公众支持这个做法,纽约未来不是收不收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收,在一定时间内,纽约必须要收取拥堵费。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