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中山或在2020年建成两条地铁线,评审通过正式起步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2-04-01 09:20:43.0 阅读:19501次
本文附件: |../../UploadFiles/20124191922855.jpg

                      来源:中山商报

 

    地铁出行不再是一线城市的 “专利”,“小城”中山也要建设地铁啦。昨日,酝酿4 年的《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 《轨道规划》)成果披露,该方案如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中山将马上启动工程建设规划工作程序,这意味着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起步。市城乡规划局邀请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焦桐善等7 位国内轨道交通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对《轨道规划》的成果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组针对市域轨道与城际轨道、铁路等交通线网的衔接等问题展开讨论,要求规划项目组针对问题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京、沪、广、深等大城市来说,地铁能起到迅速移动流动人口的作用。而中山作为一座“小城”,以目前的经济总量、人口密度,是否适宜推行轨道交通仍有待研究。

 
                                现场

  ■方案分析

  远期、远景规划6条线路

  “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小汽车交通、慢行交通效能受局限,轨道交通建设将凸现其必要性。”《轨道规划》项目组组长杨晓光透露,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路,中山在珠三角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中山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和土地资源等情况,中山轨道交通选择了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为主、低线网密度、高客流负荷型的发展模式。据介绍,《轨道规划》研究工作2008年立项,于2011年12月完成最终研究报告。《轨道规划》的年限分为远期(2020年)和远景(2050年),这两个规划年限内共设置了6条轨道线路。“远期、远景规划能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转移,除了加强中山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联系,市内交通将快速提升。”杨晓光对比现状与未来规划,举了一个例子,“石岐到小榄现在需要1个小时,未来可能只需要一刻钟。”

  据介绍,1号、2号线为远期规划线路,分别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构成“十”字形的骨干线路。其中1号线直接连接CBD地区与西部的沙溪镇及东部的火炬区,同时也促进沙溪镇及火炬区的进一步发展。2号线主要强化CBD地区与北部的港口镇、南部的南区及大涌的交通联系,直接联系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车站,市民由城区到珠三角及东部沿海线省市的长途铁路出行更加便捷。

  远景规划为3、4、5、6号线以及1、2号线的延伸。其中3号线为西北往东南的直径线,直接联系CBD地区与西北部的沙朗、东南部的五桂山地区,弥补核心区西北与西南方向道路严重不足的缺憾;4号线为半环线,改善中心区外围的快速交通;5号线为连接东部新城与中心城的一条远郊线路,功能为结合1号线便捷联系东部新城与火炬区,成为东部新城的骨干交通线;6号线为连接横栏、古镇、小榄等西北镇区与中心城区的一条远郊线路,其功能主要与1号线结合,便捷联系中心区与西北镇区,改善西北镇区的铁路交通。

  轨道线网铺设“上天入地”

  在此之前,市民对中山建设地铁的热情高涨,曾有网友自绘山寨版“中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在网上广泛流传。但是,也有市民对中山“大沙田”地质是否适宜建设地铁存在疑虑。昨日,记者从《轨道规划》了解到,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选择地下线(即地铁)与地上线(即高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铺设。市规划有关负责人回应,“以现在的施工技术,大沙田地质不会成为地铁建设的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远期、远景规划的6条线路将尽量选择在道路红线以内,避免或减少对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干扰。在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的地区,将建设地铁;在郊区等其他地区,出于降低造价的考虑,尽量选择建设高架线。按照规划设计,1、3、4、6号线为地铁、高架相结合,2号线远期均为地铁,远景为地铁与高架结合,5号线全部采用高架线。

  衔接广珠城轨等4条铁路

  据介绍,《轨道规划》借鉴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兼顾了引导、促进城市发展和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双重功能。我市轨道交通系统具体由市区线和市域线组成。“更为重要的是,轨道交通系统与广珠城轨、西部沿海铁路、中莞城际、广佛珠城际4条铁路紧密联系,实现对外交通衔接。其中,市区线路通过中山北站、沙溪站、南站、西站、中山站等区域换乘枢纽与珠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衔接,增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的联系,使中山更好地整合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从规划图上看,6条线路均可实现与铁路线实现换乘,其中2号线实现与4条铁路交通衔接。具体衔接方式为:1号线通过中山站与广珠城轨换乘,通过沙溪站与广佛珠城轨铁路换乘;2号线通过中山北站与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轨、中莞城际实现换乘,通过南站与广佛珠城际换乘。

  3号线直接与广佛珠城际西站联系,4号线远期主要加强城轨中山北站与各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的联系,改善中山对外交通:远景将通过中山北站与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及中莞城际铁路换乘。5号线通过温泉站与广珠城轨换乘,6号线可与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广佛城际铁路换乘。

  ■专家评点

  “能否建设轨道交通仍需研究”

  焦桐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中山能在2008年启动轨道交通规划立项,并历时4年完成规划成果,显示出战略的远见。从成果来看,项目组的思路正确、规划合理。针对评审专家组针对规划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优化之后,可以作为下一步启动工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但能否在2012年启动工程建设规划,2014年开工建设,需由中山市委、市政府定夺,从目前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可能性、时机等因素进一步分析、研究。

  中山建设轨道交通要从三方面及早介入、布控。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从《轨道规划》引用的数据(2008年数据)显示,公共交通出行率仅为4.1%。未来轨道交通要成为骨干,必须调整交通布局,加大公共交通的比重。其次,要关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况,特别是制定小汽车迅速增加的应对策略。另外,从贯彻土地利用总规出发,对《轨道规划》线路沿线、站点、公共设施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要尽早预留,保证规划实现的可能性。

  “不能让小汽车走得太舒服”

  徐忠平(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选择轨道交通的人群主要是没有汽车的,由小汽车转向轨道交通的数量并不占多数。因此,在实施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也要对使用小汽车的环境进行控制,不能让小汽车走得太舒服。目前,中山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仍有待完善,但停车难、停车收费水平等条件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一定优势。如果普通公路、快速干线等道路线网能带来极好的行车环境,养车成本等外部条件又相对宽松,将形成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争食”的局面。

  轨道交通的投入相当大,如何保证运营?未来人流能否支撑整个轨道?怎样实现客流需求与运力的平衡?都要进行综合考虑,“道路”与“轨道”,中山必须选其一优先发展。如果选择了轨道交通,必须尽快实施,以完善的线网的便捷,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最大化实现轨道交通节约土地资源,绿色低碳出行的优势。

  “道路”、“轨道”需合理分工

  秦国栋(住建部地铁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道路”与“轨道”应该进行合理分工。以中山周边的东莞为参照范本,东莞的高速路、快速路分布密布,其中货运交通占交通总量的60%以上,道路再进行加密的可能性已很小。在产业转型、人口本地化的前提下,交通已无法满足需求。其实,中山未来的情况将与东莞相似。在这种情况下,“道路”与“轨道”合理分工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远期规划仅设置1、2号线,不利于形成更稳定的架构。为了让轨道交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市民,在远期规划期内,应增加3、4号线。同时,重新考虑1号线向东或向南延伸,交通流量大的北部区域与中心城的关系等问题。

  从城市体量、现有道路饱和度等因素分析,中山的轨道交通目标与其他城市有差别。轨道交通除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更要体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整合等方面的优势。

 
                     中山城轨交通远期、远景规划示意图

  1号线:●起始站:康乐路站●途经站:沙溪站、隆兴路站、沙溪站、景新路站、富华中心站、中山二路站、怡华中心换乘站、中山路兴中道站、紫马岭公园站、东文路站、长江路站、下陂头站、中山站、沙边路站、康乐大道站、祥兴路站、玉泉路站、神农南路站、明角山公园站、横门站●终点站:临海站

  2号线:●起始站:环镇北路站●途经站:沙港口路站、胜隆路站、美景路站、中山北站、民富路站、东华路站、石岐街办站、莲员路站、孙文路站、怡华中心换乘站、岐关路博爱路站、悦来路站、南区街道办站、振南路站、南站、西环路站、旗山路站、福强路站、大涌西站、沙港路站、阜港公路站、沙栏路站、南三公路站●终点站:环镇北路站

  3号线:●起始站:西站●途经站:彩虹站、沙朗站、翠沙路站、怡东街站、石岐街办站、富康路站、富湾东路站、紫马岭公园站、起湾道博爱路站●终点站:南环路站4号线:●起始站:兴通路站●途经站:中山北站、岐峰路站、翠沙路站、富源大街站、富华中心站换乘站、南安路站、岐关路博爱路换乘站、兴中道博爱路站、博爱路站、兴政路站●终点站:神涌站

  5号线:●起始站:祥兴路站●途经站:逸港路站、中心河站、中心河南站、滨海新城站、南溪河站、南溪河南站、沙源路站●终点站:翠亨站

  6号线:●起始站:康乐路站●途经站:岐江公路站、横东大道站、横栏站、正信路、庆丰路站、古镇站、华艺路站、东兴路站、中兴大道站、横琴二桥站、工业大道站、联丰路站、跃龙路站●终点站:小榄北站

  网友声音

  @ 任歌zs:建好地铁,中山也成了广州大都市一分子了,不再宜居,各种城市病冒出来,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Totti爸:各种大型基建项目立项前,要考虑一下子孙后代啊!过度发展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Bapo:开地铁,连接各镇区到石岐,缩短时间。

  @ 泥巴赛马:守着老屋等拆迁,瞄准规划买楼去,一日地铁隆隆过,黄金万两滚滚来。

  @ 含着奶嘴的阿呆:中山的地质不适合挖地铁吧?好多地方都是填海造田才有的。

  @ 新GHo衡要Sun生活:对中山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满,地铁估计就算建成,都不如开自己的摩托车。

  @ 杨婷发神经:支持!建成后我就不用再挤公交车了……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