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任海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说,2008年后,东莞出租车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茶水费”问题,交通部门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杜绝这一情况。
他说:“我们鼓励司机举报茶水费,而且,保证不让举报的司机没车开。”
近期,广州市有出租汽车公司人员因收取司机“茶水费”被抓,此事重新引起了社会对出租车行业“茶水费”问题的关注。
谁收“茶水费”就处理谁
韩任海说,对出租车行业“茶水费”问题,交通部门的态度是坚决和明确的:谁收钱就处理谁。他表示,希望出租车司机也能抵制“茶水费”。
据出租车司机反映,东莞出租车“茶水费”现象表现方式不一,价格从几万到十万元不等。
韩任海说,交通部门已发现一些线索,正在深挖跟踪处理。
他说,查实确有收取“茶水费”的情况将向社会曝光,对违规的公司要收回其相应车辆经营权。
对于可能存在交通部门个别干部充当“茶水费”问题保护伞的问题,韩任海说,交通部门要学习借鉴公安部门打击老虎机时严厉问责属地领导的做法。对整治包括“茶水费”在内的工作,做得好的干部要表扬,做得不到位的要处理。对干部充当“保护伞”的要按党纪政纪追究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该调整的要调整,该处理的要处理。
他提出,不光是整治“茶水费”,交通部门工作都应当“开前门,堵后门”。“开前门”是指阳光行政,对老百姓有利的,符合法律法规的工作都要提高效率。“堵后门”是对违法乱纪和不作为的行为要坚决堵死。
三管齐下治理“茶水费”
在昨天的集中采访中,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韩振双介绍了东莞出租车行业“茶水费”的由来、治理措施等情况。
2008年前,东莞出租车行业发展较慢,当时公司每招一个司机还要减免两个月承租费。介绍一个司机进公司,公司就给介绍人1000元“茶水费”。
近年来,出租车行业发展迅速,司机拿车要给“茶水费”的“潜规则”开始出现。
2008年开始,交通部门即开始研究治理“茶水费”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东莞治理“茶水费”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一是统一全市出租车公司的合同版本,合同上明确了公司各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司不得以任何名目加收其他任何费用。
二是实行公开招用出租车司机制度。目前公招的240名司机中,没有发现收取“茶水费”的问题。今年将继续向社会公开招收80名司机,实行公开摇号派车。
三是对出租车公司招收的司机实行担保制,要求司机的担保人签订担保书,确认没有收取“茶水费”。
交通部门在新车投放前,还会组成专门工作组,与新车司机逐个谈话,确认其没有缴纳“茶水费”。今年工作组中还将邀请纪检人员参加。